- 冤贼难 → 冤賊難
- 經云: 有一商主, 將諸商人, 齎持重寶, 經過險路, 遇諸冤賊, 乃至其中一人作是唱言: 諸善男子, 勿得恐怖, 汝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。 眾商人一稱其名故, 即得解脫。 蓋冤本奪命, 賊本求財, 今冤為賊, 必財命兩圖。 由菩薩力, 故得解脫。 如應驗傳云: 僧慧達於晉隆安二年, 北隴上掘甘草, 于時羆餓捕人食之。 達為羆人所獲, 閉在柵中, 擇肥者先食。 達即一心稱名誦經, 餘人已盡, 唯達并一小兒, 準擬明日命盡, 達竟夜稱誦不輟。 向曉羆來取之, 忽見一虎, 從草跳出咆吼, 羆人驚走, 虎因齧柵, 作一穴而去, 達將小兒, 走竄得免。
Dictionary of Buddhist terms. 2013.